立法院院會原本預計在12月26日可以三讀通過「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草案」,讓我們一起迎接2018台灣金融科技創新元年,我相信台灣發展金融創新科技,是一個跨黨派的共識。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最後竟然是民進黨黨團要求暫緩二三讀程序,繼續交付朝野協商討論!由於本週就是會期的尾聲,本會期能不能夠順利完成三讀立法,恐怕還是未定之天,我相信這個結果會讓所有關心台灣FinTech的人都錯愕,我在這裡要提出強烈的譴責與質疑,難道台灣FinTech的發展又將淪為政治算計的祭品?
第一,FinTech代表的是國家競爭力,為何要擋?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草案」最早是在11月8號的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通過初審,該次審查結合了我的版本跟行政院金管會的版本,讓國外的監理沙盒概念在台灣也能實踐。當時的想法是,當三讀通過後,金融科技業者可以在安全空間下進行創新實驗發展,而且實驗期間容許一年至三年,是世界上最長的創新實驗期,期待三年後能有台版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的出現。
而且我提出的版本還有開放業者得以聯合參與的模式申請實驗,因為現在很多在做 Fintech 的公司,他們所提供的服務並非完全獨立於現在的金融體制,我認為透過聯合參與,將可以鼓勵大型的法人或Banking帶著新創業者一起申請沙盒,讓彼此既合作、又競爭,讓消費者能夠獲得最優質的金融科技的服務,達成進步修法的精神,這些立法結論都代表著國家的競爭力!
第二,朝野協商都過了,一致同意,現在執政黨又跳出來擋?
通過委員會之後,本案接下來在12月18日進行朝野協商,我當時在協商現場的感受是,朝野立委及與會官員都有高度共識要儘速完成這項立法程序,所以整場協商歷時不到1小時就通過。監理沙盒的核心理念就在於劃定一個安全的隔離區域,讓新科技應用在金融商業模式並且在政府監理之下完成實測,所以不僅不會讓金融科技創新變成洗錢工具,反而可以讓金融科技的創新與應用獲得公開透明的檢視。我當時相信這是因為監理沙盒機制的立法,是在歷經五任金管會主委才走完委員會初審,再加上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後就將本案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所以所有關心台灣FinTech的各界人士都願意屏除成見、共同推動。
結果現在民進黨黨團又跳出來反對朝野立委與金管會達成的協商共識,主張「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草案」上路以後會產生洗錢的問題。我認為,用有心人士會透過金融科技洗錢的理由,來暫緩法案的立法進程,根本是因噎廢食。
第三,環顧四週,台灣沒有時間再浪費,原本有的優勢在政治內耗中被邊緣化
本案原本預計在12月26日的立法院院會應該要完成二、三讀程序,正式讓監理沙盒上路。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幾天前受訪時還樂觀預估,他拜訪過多家金融及科技、新創業者後,有信心「初期案源不缺」,首年應可有10件申請案達成,對台灣金融科技發展會有幫助。日本,新加坡,香港,泰國和馬來西亞都積極發展Fintech,招商,投資,法規鬆綁等等…競爭速度已經超越想像,台灣沒有時間再浪費。
結果沒想到26日的院會卻是在蘇嘉全院長宣告下,將「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草案」繼續交付協商,原因是民進黨黨團幹部在昨日私下先找法務部溝通,主張有心人士將會透過金融科技洗錢,要求修法應該再審慎思量,這也讓金科條例的未來難以預料。
所以我要呼籲賴清德院長與顧立雄主委,盡快出面彌平黨內歧見,展現你們的決心。因為在列強環伺之下,台灣只有靠著創意與創新才能找到出路,不能再內耗而失去優勢!
原文刊登於天下雜誌:金融監理沙盒立法喊卡!許毓仁投書:勿讓台灣FinTech成為政治算計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