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加密貨幣 重新定義台灣的機會

Jason Hsu
6 min readDec 30, 2017

--

. 昨日召開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公聽會,創下首次在立法院內,正面探討加密貨幣技術應用的紀錄,現場盛況空前,除了藝人Jeff黃立成(17 Media創辦人)十年內首次進入國會參與公聽會,前歌手兼時代力量立委Freddy林昶佐也不分黨派跨刀相挺。區塊鏈是工業革命4.0之中當仁不讓的核心技術,也是顛覆時代的新革命工具,包括金融業、數位醫療以及音樂產權,都將因此受惠,因此他呼籲政府盡快開放區塊鏈應用,研議推動加密貨幣之可行性。

. 自己選在這個時機點召開公聽會,一方面剛好搭上自己力推的《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三讀,希望藉此能和在座所有朋友們共同推動台灣2018成為Fintech元年:一方面是希望能藉由當紅的區塊鏈技術,加強台灣在加密貨幣界的領先地位,鬆綁法規,成為東亞島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科技鏈。

. 區塊鏈除了應用在金融業,音樂產權的結合也會是下一波革命重點。歌手兼新創業者黃立成表示,自身在經營的17Media直播平台,早就已經開放使用比特幣與以太幣進行支付。他非常看好台灣的未來產業,因此投資了台灣不少電競產業,他希望台灣政府可以支持這些新創產業。KKFARM合夥人吳柏蒼也提到,區塊鏈將會是解決音樂產權問題的一大契機,甚至可以一舉解決盜版問題。

. 台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王可言指出兩點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瓶頸。第一是加密貨幣的定義不清楚,是utility還是有價證券並不明朗,而這兩者的監理模式大相逕庭,需要政府定義。第二點,今年攻占各大財經媒體的ICO,並不只是加密貨幣,而可以當成新創公司取得資金的重要方式,但台灣這方面的認知似乎還落後先進國家。

. 台灣大型虛擬貨幣交易所Maicoin創辦人Alex也指出,「區塊鏈的哲學,就是自主,就是自由,非常難被任何物質介入」,之所以看好台灣發展區塊鏈,就是因為台灣自由自主的環境,非常適合。

. 另一方面,學界代表,素有「台灣區塊鏈創世神」之稱的台大廖世偉教授強調,比起政府欲推行虛擬貨幣,同時卻限制科技業者的反洗錢規範,他建議政府對於金融與科技的態度應該要一視同仁比較恰當。亞洲大學副校長林蔚君也同意許毓仁委員「科技帶動立法」的論點,AI加上區塊鏈技術所應用到的層面無遠弗屆,他呼籲政府支持AI之餘也要支持區塊鏈。

現場業界代表高朋滿座,台灣最受歡迎的區塊鏈線上教學免費社群「區塊先生」創辦人Chris張仙愚也重申「區塊鏈不等於加密貨幣」,他認為台灣有太多人著重「炒幣、挖礦」,而忽略背後的技術發展才是整個加密貨幣最重要的一環。台灣的企業若要先了解區塊鏈,就要先試著了解比特幣的原理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他同時強調區塊鏈教育應該要全民落實,就如同當初的網際網路教學,也是應該從小學開始教起。CoinTime創辦人費聿安也指出,英文程度也會是發展區塊鏈的基本功,許多教材,翻成中文都變得很難理解。

旅居台灣多年的Blockcamp創辦人Jon Jones也用生澀的中文表示,自己雖然還沒取得台灣籍,但還是希望台灣政府能夠積極推動監理沙盒,並以新加坡為例,他說,台灣絕對可以仿造新加坡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共同創辦人Jeremy Firster也提及,法規太過管制,絕對會將熱愛台灣的外國企業和金流趕出台灣。

Funderstoken創辦人朱俊嘉也用「父母的愛」來形容台灣法規過於嚴苛。「孩子平安長大,父母的愛很重要。而台灣業者,最需要的就是在地政府好好關注他們的需求。」

醫療界也將會是下一波區塊鏈革命的一大戰區。台北醫學大學醫療人工智慧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郭景桓博士表示,北醫是第一家導入IBM華森的醫療機構。電子病例與健康存摺,搭配台灣既有健保所建立的健康大數據,醫療區塊鏈的發展將會是無可限量,但前提是政府不要再將區塊鏈視為「洗錢」的技術。

對於眾多業者的百家爭鳴,金管會回應,《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三讀後的配套措施會盡速擬定,也同意2018對於金融科技絕對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對於許毓仁委員提問:「何時會開放金融科技聚落?」金管會回應:「明年六月之前會先暫時開放南海路址,之後會再遷移,現在可以開始登記。」

與會的央行倒是對於區塊鏈技術與金融發展持保留態度,並提出「隱私」和「交易效率」是金融機構最擔心的問題,但現階段的區塊鏈技術還無法解決。

許毓仁委員也針對芝加哥交易所來做比特幣期貨,來詢問賦稅署。賦稅署表示,「比特幣的定義是關鍵。歐美日不課稅,是因為將之定義為貨幣;但新加坡和以色列卻是將之定位為數位商品,所以課稅。」

會議最後許毓仁委員也做出三點結論:

  1. 呼籲政府開放區塊鏈應用,研究加密貨幣可能性:全世界正在朝這個方向挪移的同時,若是一味禁止打擊,則會讓問題地下化,屆時問題將會更大。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幣正在交易買賣,若似發生類似詐欺事件,後果得不償失。
  2. 2. Fintech法案三讀後,要把威脅當成機會。Fintech的去疆界化、去地緣政治化,有辦法讓台灣領先整個東亞島鏈。若是台灣的願景是成為東亞Fintech島鏈上其中的一環,那區塊鏈會讓我們無遠弗屆。
  3. 3.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要成功有四個關鍵:人才、資金、市場、技術。擁有這四個關鍵才能讓台灣在國際上重新奪回發言權。
  4. 對於台灣能不能夠抓住這波契機,重返國際榮耀,許毓仁委員最後也不忘呼籲政府鬆綁金融法規、盡快落實金融科技聚落計畫,鼓勵銀行要用大魚帶小魚的方式引領金融科技業者「打群架」。「遲到總比沒有好」,今天三讀的《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算是開啟了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的第一場對話,「很開心2017年最後一個工作天三讀了我最重視的Fintech法案,讓我們一起相信2018會是台灣Fintech元年。」

--

--

Jason Hsu
Jason Hsu

Written by Jason Hsu

curator, entrepreneur, restless learner and legislator 策展人、創業者、飢渴的學習者、立法委員 關注:新創、科技、教育、環境永續、互聯網應用 Twitter:@augama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jasonh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