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朋友Jun Yamadera的邀請,來日本東北福島縣的會津若松(Aizuwakamtsu)演講,這個距離東京700公里,福島中心以南100公里的小城市只有10萬人。在2011年福島地震後,東北地區賴以維生的觀光業大幅減少,經過了ㄧ段相當低迷的日子。日本民族有堅強的韌性, 二次大戰後兩顆原子彈摧毀了家園, 五十年日本再度站起來, 靠得是國家工業發展和有效的出口經濟。然而,2011年的東北地震卻不同, 那是ㄧ個撼動日本基本價值的ㄧ場災難, 地震過後, 人民變得更冷漠, 更多的茫然和不確定性。
時間會慢慢撫平傷痛, 當地人依然堅強地站起來,蕎麥、溫泉、清酒、農產依然豐饒,朋友的公司Eyes Japan 在當地聘用會津若松大學的畢業生,這間大學有全日本數一數二的電腦科學科系,年輕人沒有因為地震而離開,反而留了下來,幫助當地重建。
創生(re-create),是日本災後重建的重要思維,拋開過去的傷痛, 讓老東西找到新生命,讓活力注入鄉村。在會津若松我參觀了超過三百年的棉織廠, 這個工廠與來自日本各地的新銳設計師合作推出新的品牌 ;東北的水引自山川,特別清甜, 福島地區有日本第一的清酒廠與舊金山創業家合作成立了紅衫清酒 (Sequoia Sake) 把清酒賣到的灣區的網路新創公司; 百年的製作弓箭職人老師傅與來自各地的學生相互交流。這些就像隱藏在各地的「隱形冠軍」,傳承百年的智慧, 因為災害帶來的破壞, 找到新的機會。
在福島我沒有看到地震後的恐懼不安,也沒有看到經濟遲緩的焦慮,我看到一群相信土地的人,做好他們的工作,共同建造家園,堅定地向前進。
在全世界經濟遲緩時, 更多的不確定性籠罩, 許多不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有可能會發生。英國的脫歐事件, 突發的恐攻事件, 更多我們看不見的威脅正在產生。資本主義發展的極致造成自然的反撲,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極端氣候,更多的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 這些讓人類應當要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在經濟發展的過程, 效率和產能是唯一追求的目標,現在則是反省人性的價值是否能在工作上體現。
創生,是在破壞後開始。創造與生長,代表這一代要有的態度:創造的勇氣與可持續發展的作為。在這一代因為面對的挑戰與前一代都不一樣,需要更多的創造力與開創性,福島創生的典範可以作為「創生經濟」的新起點, 創生經濟以分享代替過度生產與消費, 以體驗為生產加值, 以有責任的生產為環境思考,以資本居住尊嚴做為建造的原則 。創生更是ㄧ種教育的理念和心靈的狀態。以創造為始, 以永續為生。教育是一種實踐,把對自然的敬意,透過學習和創造表現出來,學習不再是為了找到一份穩定工作,而是如何幫當地的社區創造價值, 更多的人願意選擇回到家鄉工作。
上台時,我把鞋子脫掉,讓我的雙腳可以踏在土地上。
作者 許毓仁 立法委員 & TEDxTaipei創辦人, TED 亞洲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