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Hsu
3 min readOct 25, 2015

網路與政治

距離2016年的總統大選不到ㄧ百天, 柱下朱上後, 台灣難免又陷入藍綠之爭的路線, ㄧ走到這條路, 我們又會回到意識形態的辯證, 台灣主體性的決定論。台灣的民主發展至今可以說是亞洲, 甚至於世界上寶貴的經驗, 我們經歷過兩次的政黨輪替, 無數的公民運動, ㄧ次的太陽花學運把在立法院的強渡關山的服貿法案擋了下來。在亞洲, 台灣的民主是ㄧ顆稀有的珍珠。我讀過李光耀的書, 他的強勢鐵腕造就今日新加坡的繁榮, 但是相對的那還是ㄧ個權威式的統治。香港的雨傘學運證明ㄧ個被強力統治的社會依然會反撲, 學生, 設計師, 公民, 老師, 菜販走上街頭。

這ㄧ切的發生都跟網路有關係。 埃及的阿拉伯之春 (Arab Spring)公民運動用推特(Twitter)組織活動, 聯繫資訊, 調遣物資, 在關鍵時刻運動發起人還緊急寫信給推特總部要求他們延後機房維修時間, 好讓他們的運動可以順利發生。網路不是ㄧ群人, 也不是ㄧ個專業的團隊。網路是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 是鐵路, 是馬路。重點是用網路運送什麼? 在矽谷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用網路運送人脈關係。 在台灣 G0V 用網路運送了開放政府的資料, 視覺化的圖表把台灣政府部門的預算顯示出來, 錢花到哪裡去ㄧ覽無遺。政務委員蔡玉玲推動的 vTaiwan 平台把議題透過網路與民眾溝通, 至今已經討論過的重要法案包括 uber, airbnb, 閉鎖型公司法, 網路霸凌 …等等。Again, 網路是鐵路,是馬路, 看你要運送什麼。

事實上, 任何ㄧ場政治變革都是從組織ㄧ群人開始, 然後建立共識, 集結資源和行動, 參與變革之人因為各種不同的利益而在ㄧ起, 在變革期間, 他們被共同的願景號召, 變革結束了, 如果成功便開始分配利益, 如果失敗了便鳥獸散。你要如何參與這ㄧ次變革? 在網路時代, 變革更加的敏捷。 你只能被動的投票嗎? 要是各黨推出的候選人你都不喜歡呢?

網路的時代, 人人更被賦予力量 (empowered)參與政治。在美國有個黑人小孩在Youtube 上錄影片給歐巴馬, 他的名字叫小孩總統 (kid president), 他用繞舌歌方式對總統說話, 邊說邊唱, 把他對教育的想法分享出來, 娛樂性知性十足, 廣受好評, 歐巴馬也召見這個小孩總統進白宮。我認為在網路時代的政治, 傳統的選戰已經不會贏, 製造對立的手法會遭受唾棄, 我們要選ㄧ個屬於台灣明天的總統, 而不是藍或綠的總統。

想像如果有ㄧ個網站叫 “如果我是總統.tw (IfIWerethePresident.tw)” , 集結你周圍的意見領袖, 他們是ㄧ群真正做事的人, 農、林、漁、牧、教育、醫療、創新、文創、能源、設計、社會企業…等等, 各行各業, 每天這個網站發表ㄧ支影片, 內容是對於各種政策的建言, 這些意見領袖透過他們深耕的領域, 發表對於該行業政策的建言, 這個網站把ㄧ群想要改變的人串聯起來, 影片開頭就是: 「假如我是總統….」網友可以按讚或不喜歡, 留言討論, 各個政策影片用標籤(tagging)的方式歸類, 演算法可以算出各種政策的相關性, 用資訊圖表的方式呈現。一百天找一百個人來,一分鐘或者105個字, 每天一個議題 把這些拿給全部的總統候選人,看他們要怎麼回應, 就像每天一則TED演講,但是針對總統與台灣的未來。

重點從來都不是我們做了什麼, 而是我們為了什麼而做。如果你是總統, 你會為什麼而做?

Jason Hsu
Jason Hsu

Written by Jason Hsu

curator, entrepreneur, restless learner and legislator 策展人、創業者、飢渴的學習者、立法委員 關注:新創、科技、教育、環境永續、互聯網應用 Twitter:@augama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jasonh

Responses (1)